定州市行政地图

定州市概述

基本概况

     定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北纬38°14′-38°40′,东经114°48′-115°15′。总面积1274平方千米。总人口114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73000。代码:130682。区号:0312。拼音:Dingzhou Shi。

定州教育

    定州教育事业发达。自古就以灿烂的文化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早在二三十年代,国际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曾在定州搞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平民教育,创下了举世闻名的“定县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定州教育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81所,其中省级重点高中4所,特殊教育中心1所,职业教育学校4所。
 
 
 河北定州中学是河北省重点高级中学,始创于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已有260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30亩,现有48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建有省内第一座示范性、高标准高中教学楼。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教室、语音室在省内堪称一流。高标准主席台的体育场、400米塑胶跑道在国内同类中学首屈一指。定州中学以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教学成绩享誉省内外。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被确定为中英合作利用交互式计算机技术在中国中小学开发进行环境教育能力项目的两个单位之一。
 定州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5年,是河北省重点高中。学校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学校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卫生等器材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1999年建成校内闭路电化教学系统。定州市第二中学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荣获了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是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实验学校。
 定州文化灿烂,源远流长。近二十年来,包括文学、戏曲、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及音乐、舞蹈等各种专业和业余创作活动得到振兴和繁荣,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群众性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区内有文化馆、博物馆各一座,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微播站业余剧团发展到34个。文物的保护和发掘,标志着定州文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子位吹歌是定州市著名民间艺术,子位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定州自古有人行医卖药,著书立说,不乏名医。民国时期,始有西医。建国后,医疗机构逐步完备,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市内医院有定州市人民医院、定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等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脑内、心内、胸外等15个临床科室及8个医技科室。有全新日本东芝300EZ全身CT机、日本东芝彩超、美国惠普500多勒彩超、德国产颈颅多普勒、日本光电14导脑电图机、日本潘太克斯300型电子胃镜、电子支气管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器械。能开展脑外、胸外、泌尿外科、骨外等大型手术。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二等甲级医院,被河北医科大学定为教学医院。
 
 
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1986年《定州市城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998年在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调整,规划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保定市南部区域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清风街和中山路为贯通南北东西的城市主轴线。工业区、科教区、居住区、商贸政综合中心区等五个分区功能齐全。东起自来佛街,西至商业街,北自兴华路,南至南环路间为古城保护范围,用地约4.5平方公里。
 市政建设:城市路网建设日趋完善。形成了“四横七纵”道路框架,城区内道路总长65公里,已初具中等城市规模。城市供水逐步建成占地56.42亩的直供水厂。供水管道60公里,日供水1.21万户1万立方米;日供煤气4.8万立方米的供气工程日供气1.2万立方米,工业、居民用户4000余户,采用湿法脱硫新工艺,填补了河北省空白,城市供燃气在省内县级市处领先水平;城市绿化实现了街道与游园结合,基本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化覆盖率28%;电信事业发展迅猛,实现了完全的无缝覆盖。程控电话总容量达9.6万门,可直拨世界各地,并已开通移动通信基站3座,数字移动通信基站22座 ;电力充足,现市内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
 
 
传统戏剧
 
 
      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清代中叶,梆子腔剧种兴盛以后,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戏演变。
 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如山西的祁(县)太(谷)秧歌、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襄(垣)武(乡)秧歌,河北的定县秧歌、隆尧秧歌、蔚县秧歌,陕西的韩城秧歌、陕北秧歌等。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为主,如祁太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有的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如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蔚县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来自梆子腔,板式有头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滚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统称“训调”,包括[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演唱时采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称“梆扭子”;有的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隆尧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导板等,演唱时用板鼓或梆击节,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因此又称“干板秧歌”。
 各地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分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俗称“耍耍戏”。秧歌戏角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门”,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容的体制,表演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
 秧歌戏形式比较灵活、自由,长于表现现实生活。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新秧歌剧运动,改革了秧歌戏的音乐、表演、装扮,编演了许多表现群众参加生产、学习及对敌斗争题材的剧目。新秧歌剧运动的发展不仅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新歌剧,而且推动了秧歌戏等民间小戏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 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定县秧歌、隆尧秧歌等都建立了专业剧团。
 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因发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
 定州秧歌戏剧目丰富,涉域广泛,有爱情、节孝、贞操类、公案、滑稽等很多类。著名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近百个剧目。定州秧歌戏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家庭戏;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但在演唱中往往打破局限,形成散文诗般的句式结构。传统演唱方法是男女腔均用本嗓唱,是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旦行由男性扮演,也从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与女性音色靠近。传统的演唱没有固定调高,演员可以据个人嗓音随意起调门。对唱时,几个人可以唱不同的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固定为D调,女腔还用本嗓,但男腔出现了部分假声的情况。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较多,颤音极富特色。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如哟、噢、哎、我那、本是、那个、再不然、你来看等,在唱段中随处可见。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一般用2/4拍记谱,传统板式变化很丰富,有二十八种之多。
 定州秧歌戏音乐为板腔体。早期全部用打击乐伴奏,俗称“大锣腔”。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成立,开始尝试使用弦乐伴奏,初学京剧模式,使用京胡、二胡和一把秦琴,后改用板胡、笙、二胡、横笛、三弦等沿用至今,而“大锣腔”仍继承和保留。定州秧歌戏的打击乐是以板鼓指挥,大锣、水钗、小锣、小钗、堂鼓、梆子伴奏。
 定州秧歌戏的传统剧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欧美学者多次造访定州研究观摩定州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