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行政地图

夏津县概述

县人民政府驻夏津镇,邮编:253200。行政区划代码:371427。区号:0534。拼音:Xiajin Xian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山东、行政区划
 一、“夏津县”语源简析
 
 “夏津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xìajīn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北纬36°53′~37°10′,东经115°45′~116°16′,东南与临清市、高唐县相邻,西与河北省清河县以运河为界而相望,北与武城、平原县相接。面积871.9平方公里。人口48.9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夏津镇,在省会济南西北方向120公里处,为德州市辖县。
 
 
 二、行政区划
 夏津县辖10个镇、2个乡:银城街道、北城街道、苏留庄镇、新盛店镇、雷集镇、郑保屯镇、白马湖镇、东李官屯镇、宋楼镇、香赵庄镇、双庙镇、南城镇、渡口驿乡、田庄乡。
 
 
 三、夏津县政区沿革简况
 
 夏津之名历史悠久,夏津县始置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此为“夏津”之词的始现。此前,夏津之地明属“鄃县”,鄃县始置于西汉初年属巨鹿县。“鄃”之由来无考,据此字的结构看应属城邑的专用字。后又置信乡侯国,与鄃同属冀州清河郡。汉之后(吕雉)四年(公元前184年)立县为侯国。王莽改觎为善陆(公元9年)。东汉光武帝诛王莽设置侯国,封马武为鄃侯,三国时期属魏清河国甘陵郡。西晋时属清河国。十六国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属北魏济州平原郡。东魏时属清河郡。北齐时属冀洲清河郡,后废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古鄃城西南建县,县治在今县城,属清河郡。又另置夏津县,县治在孙生镇(今县城北15公里处新盛店村)属贝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夏津县并入鄃县属清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为夏津县。宋代属河北道大名府。金代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明皆属高唐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属临清直隶州。民国时期曾先后属山东东临道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9月4日夏津县解放后,先后属冀南二专署,衡水专署。1952年10月,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95年德州撤地设市,夏津县仍属德州至今。
 
 四、夏津县地名语词特征
 
 夏津县历史悠久,境内的地名形成都有其历史渊源,据地名普查时对全县530个自然村名的来历分析,除栗庄(今属银城街道办事处)、崔庄、崔楼(今属白马湖镇)等个别村庄外,其绝大多数,皆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后。其原因是因元末连年战乱和天灾,兼之明建文时的“靖难”之役(俗称“燕王扫北”)使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尤其山东的高唐州、东昌府为当时的主要战场,已成荒无人烟之地。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东地千里少人烟”。据旧志载明洪形武二十四年“户687,口4279”。
 明朝定鼎,既实行了大量的移民屯田,移民多来自山西洞洪与山东胶东一带。因此,大多村落多于此时形成。所以带“屯田”色彩的地名很多,现有带“屯”字的村名达52个,如:张官屯、李官屯、黄官屯、周官屯、张里长屯、于里长屯等,不一而是。在夏津境内的村名中除“庄”“寨”等通用地名外,其他多以地理位置和建筑等为统称地名。命名者居多,如处原老黄河故道的大堤沿畔的有马堤、杜堤、左堤、刘堤等,以建筑命名的有楼、堂、庙等,如李楼、代楼、苗堂、李堂、刘庙、时庙等。另外有以“王庄”为统称地名而命名者,如:毛王庄、尤王庄、谢王庄等,这类村名是以明代皇帝赐给诸王的庄田,而由管理庄田的头目之姓而分别命名的。总之,夏津县村名的命名特点是以姓氏命名加统称地名(如:庄、寨、堤、沟、庙、堂、楼等)而形成各个村名。这类村名占全县村名的95%以上。
 夏津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各村名中不乏以历史名人、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命名者。其中有“张法寺”,此村是村东南侧的“大云禅寺”而得名,“大云禅寺”又俗称“张法寺”,据旧志载:大云法寺始建于唐朝,毁于元末。明洪武年间莱州掖县人张福广夫妇来此,见大寺虽圯,气势恢弘,故皈依佛家,矢志募修,人们俗呼“张法师”故又以之称寺,在寺旁所建的村亦因之称“张法寺”。其老伴亦归佛清修,在大云寺南十二里处,建庵修行,人们俗称“张姑庵”后在庵侧建村人亦称“张姑庵”。简称“张庵”(今属香赵镇)。如五龙堂,据传一母一胎生五条龙,俱乘风雨而去,后修“五龙堂”以纪念,于堂侧建村,名“五龙堂”。再如王太来庄,郑保屯、俱是以此地名人“王太来”、“郑保”之名而得村名的。以古迹命名的有王铺、刘铺、十五里铺,是以古代上官道的“铺递”(驿站)而得名。
 在一些地名读音中也存有特殊读音,如“时”读“chi”,“岳”读“ya”等。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历史文化
 
 夏津为千年古县,其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发过不少重大事件和出现过不少知名人士。随时间的推移,从而造就夏津的悠久深厚的历史。
 
 (一)文物古迹
 
 1、古遗址
 
 (1)古鄃县城遗址 在今县城东北,平原县城西南35里之阚家庄,有鄃县故城遗址,遍地瓦砾,不宜耕稼,其城址至今仍依稀可辨,人们俗称为“城子里”。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
 (2)夏津故城遗址 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鄃城,改鄃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
 (3)窦建德兵站遗址 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屯集兵马之所。又据说,义军与隋军战于聊城,建德为蓄积生力军,故将参战将士轮番更换,在此地集结休整,以保持勇猛的战斗力。1982年据文化部门勘测,其遗址东西长250余米,南北宽200余米。周围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今其址内蒿草丛生,瓦砾遍地,不宜耕作,为一片荒野。至今当地人仍相沿称之为“兵站”。发掘此地,曾出土部分隋唐时期的陶片。据当地农民说,在此处曾拣得骰子多颗,概为当年兵士赌博之物。
 (4)窦建德屯粮仓廒遗址 在今夏津县老城东北角(今北城街东首)。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激战于聊城,窦建德以此地为军需物资“转输之地”。(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曾将粮草囤积于此处,以济军用。廒场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左右,周围有水沟封闭。水沟用途有二:一为保护廒粮,免被盗窃;二为以沟水防火,起消防作用,实为一举两得。据说,当时隋军因粮草接济不及,军心动摇,战事失利。,而建德因此处粮秣的接济而大获全胜,并擒获隋军大将宇文化及。此廒场之纵横水沟及范围于70年代尚能依稀可辨。
 (5)大云寺遗址 位于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始建于金,后因年歉兵燹,渐次衰颓,迄于元末,殿宇倾圮几尽。明洪武二十四年(1931),法师张福广(掖县人)来此经营重修。至明天顺癸未(1463)竣工,历时70余年,始建成煌煌大寺。共建各式大殿一十八座。“三佛、护法、大悲、五百罗汉、金刚”诸神像俱全。僧房、仓库、浴室、厨房等配套设施无一不备。“栋宇鲜丽、金光流映,煌然为东藩伟观”(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艺文志。》)盛时僧众达百余人,为方圆数百里之名刹。明山东提学使沈钟曾有诗赞道“岿然梵刹夏津东,万木丛深一径通。满路飞香三数里,绕檐鸣铎半虚空。回翔鹳鹤翩翩下,导引袈裟个个同。除却灵岩堪伯仲,其他琐琐敢争雄?”据旧志记载,寺中对外租种的地产达8300余亩。寺址占地达16万平方米之多。可见寺院规模的恢弘气势。后因年湮日久,世事沧桑,殿宇倾圮,僧众散归,时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左右,其建筑已被拆除殆尽。现在其址仍瓦砾遍地。常有祭祀用的陶瓷器皿出土,并出土有赑屃,方形墓碑等。当地人现仍保持有“大阁”、“塔坟”等地名称谓。
 
 2、古墓群
 
 白龙王庙村汉墓群 位于新盛店镇的白龙王庙村东。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派人勘测,发现古墓多处。上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后,曾组织发掘,经鉴定为东汉早期墓葬。出土有陶鸡、陶狗、陶楼子等,现存于县图书馆。发现的古墓仅2处,墓主系一般平民。其他墓葬尚未发掘。
 
 (二)历史事件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的冀鲁边陲,因西倚运河水运之利,交通便捷,所以历史曾发不少著名事件,诸如夏王窦建德的兵站、点将台、屯粮仓、以及义和团斗争、抗日战斗等。
 1、张金称农民起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山东歉收,饿殍遍野,哀鸿满地,百姓生活极苦,是年10月,夏津县人张金称揭竿而起,百姓应者云集,义军声势渐大。隋炀帝派大将段达讨伐义军,被击败。金称又会合渤海农民孙宣雅部共破黎阳,声势大振。隋大业九年(613)十一月,金称复败隋军,擒杀隋将冯孝慈。大业十二年(616)三月,金称率兵攻破平恩(今河北邱县西)、武安、巨鹿、清河等郡县,威势益大。后因轻敌,于大业十三年(617)一月兵败,金称被鄃县令杨善会擒获杀害。
 2、窦建德以夏津为转输地大败隋军 唐武德二年(619)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战于聊城,建德以夏津为粮秣转输地以接济军用而大获全胜。擒获隋军大将宇文化及。
 3、夏津义和团成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夏津义和团成立,团首何洛有,本县城西张堤(今属宋楼镇)人。团民达二百余人。烧教堂,逐教士,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湖南凤凰厅人任王氏(人们俗称“任太太”)来夏津,与何洛有共领义和团民。曾率部参加攻打武城十二里庄教堂战斗。也曾率军北上进京参加义和团总首领赵三多、闫书勤组织的反洋教活动。
 4、击毙日军十三县顾问中村 1940年初冬,国民党地方军齐子修部22旅3个连,计500余人来夏津,进驻“三??军。驻夏津县的日军顾问中村宇之助,亲自组织夏津、临清、清河、武城、清平、枣南等县日伪军800余人,分三路包围“三鸭村”。22旅旅长周致中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率部利用有利地形同日伪军展开激战。战斗中周旅长之弟周二虎与夏津人侯振玉共同击毙日军顾问中村。是役,毙敌30余人,重伤20余人。22旅仅阵亡1名连长,4名士兵。
 5、夏北战役 1945年8月,为扫清夏津县城的外围之敌,为早日解放县城做准备。八路军冀南六分区政委刘华清、参谋长刘明鉴组织了扫清夏津北部之敌的“夏北战役”。战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包围夏津城北的各日伪军据点,再设伏于夏(津)武(城)公路两侧的青纱帐,伏击县城增援之敌。战斗进展顺利,敌人有的枪不及下肩便被击毙。是役,共消灭日军70余人,伤20余人,毙俘伪军200余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迫击炮1门、步枪300余枝。并击毙伪军骑兵队长杨英贤。
 
 (三)历史人物
 
 夏津县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古代的有北魏台阁大臣崔先、史学家《十六国春秋》的编者崔鸿,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张金称,北宋大将马仁禹,金朝诗人刘涛、宋九嘉,明代监察御史朱应昌、都御史郭四维,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近代有举人李士奎、书法家李毓英,现代有画家张筑岩、书法家许宗海、古文字家范步瀛、革命志士李思孝、刘胡兰式的小英雄孙洪喜,当代有驾机回归祖国大陆的国民党空军教官黄纲存、作家刘真、晋驼,画家刘汝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等。
 
 二、地理文化
 
 (一)经济概况
 
 夏津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棉花、小麦、谷子、大豆、地瓜、花生等,尤以棉花见长,素有“银夏津”之称。夏津植棉历史悠久,自元朝引种棉花,至明朝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即人均植棉2.05亩,清末民初棉田占耕地的70%以上。解放后,农业水平迅速提高,棉花生产又有新突破。1956年全县植棉面积达50.3 万亩,总产达28.5万担,列山东省之首,1986年农牧渔业部确定夏津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棉花出口基地县。1987年棉花总生产101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人均贡献列全国第一名。1995年被评为全国棉花百强县,列54位。2004年棉花总产6.09万吨,粮食总产16.22万吨。林果业也是夏津一大支柱产业,盛产苹果、梨、桃、杏、葡萄、山楂等近百个品种。夏津大杏有62个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味道甘酸,营养丰富,颇受各地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桑椹个大饱满,汁浓味甘,为同类中之上品。因此,夏津夙有“杂果之乡”的美誉。黄河故道逶迤蜿蜒贯穿夏津,沙丘连绵,植被丰茂,四时景色宜人,且有“将台雄风”“梨园晓月”等十余处景点,使游人流连忘返,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2004年全县果品总产量10.00万吨。近年夏津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重点在牛、羊、猪、鸡的养殖上有突破,实行规模养殖。出现了330余个养牛专业村,15000余个养牛专业户。有近千人常年从事牲畜贩运。2004年大牲畜存栏量达28.41万头,羊36万只,生猪存栏26.12万头,家禽总量900万只。2004年畜牧业总产值3.1亿元。白玉鸟是夏津特产名贵观赏鸟,体态俊美,鸣声婉转,远销京、津、苏、沪、杭等地。
 夏津县历史上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经过多年努力,尤其近年来,充分发挥了夏津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内涵外延并举,形成了棉纺织、食品、工艺品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大“龙”形产业集群。棉花形成了以华芳、恒华等集团为龙头,集棉花加工、纺织、服装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食品形成了以发达、振兴、永乐、宏源、盛源为龙头的面粉、食品、食用油加工产业集群。工艺品加工已发展到118家,遍布城乡各地。年出口供货值达3.5亿元。造纸业异军突起,项目建设连绵不断,活力十足。工业立县,工业兴县的战略实施,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到2004年底,全县有规模以上企业达137家,年创利税7.42亿元。优质棉纱、针织服装、绢花、柳条编织品等畅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全球化”战略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电话县”业已达标,互联网全面开通,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315、254省道、308国道、青银高速、环省高速交织贯穿全境,105国道紧傍县之东境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2004年以来家用轿车数量剧增,现有桑塔纳、奥迪、夏利等牌号轿车达6000余部;个体、个人增置重型货车“欧曼”“斯太尔”达500多俩,对此省电台、电视台、《齐鲁晚报》都做了详细地报道。夏津背靠晋冀煤炭基地,华能电厂,能源充足。
 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达14.9平方公里,控制面积达30平方公里。区内实现了“七通一平”,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工业园,省级民营经济示范园,市级经济开发区。华芳工业园是夏津与江苏张家港华芳集团合资兴建的工业园,总投资20亿元,建成了拥有80万纱锭,集纺织、印染、成衣制造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夏津县棉花交易中心占地200亩,有6个交易大厅,皮棉摊位336个,可一次性容棉50万担,每年交易量达600万担左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棉纺客户,纷至沓来。交易盛期商贾纷至,宾客如云。各种运棉车辆绵延达十余公里。
 夏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厚,政通人和。目前夏津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面展开新一轮创业,为加快建设更加富饶、平安、文明的夏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大踏步前进。
 
 (二)地理景观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风景区 夏津的自然景观,以其地形地貌论,地势平阔,坦荡无垠。夏日郊行,一片青葱,极目远望,绿野碧空相接,令人心胸坦荡,逸兴遄飞。冬天,尤其雪后,大地玉砌,万物琼妆,郊行远眺,一览无余,倍显乾坤之廖廓。夏津境内有一条蜿蜒起伏的老黄河故道,今辟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该公园依托黄河故道而形成。位于苏留庄镇的后屯村及雷集镇一带。其间沙丘绵亘,树木葱茂,连绵长达数十华里。当地有“攀树可行二十里”之说。春天桃李争艳,杨柳袅袅,暖风可人,燕语莺声。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树间清风习习,树下细草如茵。秋季桃李瓢香,红叶似火,虫声唧唧,鸟雀啾啁。冬季树叶尽脱,枝干杈桠,降雪之后,沙丘玉雕,万树银妆,俨然北园雪原景观。园中有“将台雄风”、“梨园晓月”等人文景观十余处。现多有幕名前来观光、旅游、度假的团体,人们或携音响婆娑起舞,引吭高歌;或漫步林中,吟哦树下,实为人生快。
 
 三、乡土文化
 
 夏津县地处齐、赵边界,古为赵国地。旧志载夏津人“素有燕赵之风”,“民性勇直”,因之形成了粗犷豪放的民俗文化特色。
 
 (一)方言文化
 
 夏津方言属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山东话群。
 夏津话以县城话为代表,全县差异不大,只有在后屯村(今属苏留庄镇)以北稍与原恩县(今属平原县)相同;在城西15公里处的白马湖镇九营,杜堤等十余庄人口音稍近临清话。
 
 (二)民间艺术
 
 夏津县历史上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高跷、架鼓、狮子舞、龙灯、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等。其中以高跷、架鼓为最普遍。武术项目有太极、八卦、少林、伍子等派别。其中以杜缄三的太极拳最具本地特色,其所剑的“太极十三式”、“五星锤”等武术套路,现已重新整理传世。原体委副主任杜建忠的太极拳曾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其拳法已整理成书,出版发行。
 1、架鼓 敲架鼓为夏津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欢快多变的节奏、舒展、粗犷的舞姿,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年不衰。架鼓在县内流传约有600余年历史。起初,每逢久旱不雨或遭受自然灾害时,人们便击鼓求神,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并配上锣钹等打击乐器,形成现在的打击乐组。其乐谱是依据八卦编制的,故称“八卦编”。架鼓活动多在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期间举行,一村和数村自由结合,少则十几面,多则近百面。单队表演虽也有兴致,而两队或数队“对鼓”则更为壮观。
 2、高跷 近百年来,夏津县高跷活动较为普遍,建国初期为兴盛时期。高跷尺寸(高度)不等,普通者一米左右,舞者均为青年男子,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舞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持道具而舞。本县城南乔官屯的高跷高达两米多,人称“高高跷”,有“坐在屋檐上绑高跷”之说。演员技艺高超者,可作“劈叉”、“打别腿”、“单跷跳”等高难度动作。
 3、夏津小调 又名琴曲,源于夏津与临清交界的师堤村(现属白马湖镇)一带,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为师堤村老艺人孙老平创制,后在流传中得以发展完善。小调曲种达60个,流传较广的有《平调》、《凤阳歌》、《大金丝》、《小金丝》等。演出多为爱好者自发组织,较活跃的有朱官屯、赵沟、祁庄、珠泉屯、乔官屯、崔楼等村庄。
 
 (二)传统工艺
 
 1、雕塑 夏津民间工艺主要有神像雕塑,家具的雕镂、及玩具制作等。其形式是桌椅等器具花边图案的雕镂,内容多为“吉祥”、“如意”、“福寿”等,配以“蚂蚱牙”、“卷草”、“花鸟”、“山水”等图案。玩具制作以泥塑木雕人物、走兽为主。有虎、狮、人等。
 2、剪纸 夏津剪纸构图简捷,剪法粗犷,是一种颇受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装饰品。因事而剪,因人而置。过春节剪“连年有余”、“吉祥如意”;婚事剪“鸳鸯”、“蝙蝠”、“抱角”、“月亮”;老人生日剪“长寿桃”、“松鹤延年”等。民间擅长剪纸者多为家庭妇女。剪纸创作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由表现吉祥喜庆发展到展现生活,形式由花、鸟、虫、鱼发展到人物、山水景色、民间故事、戏文人物等,构图也大为复杂,方法由剪裁发展为刀刻(故剪纸又称之为刻纸)。剪纸创作成就最大者应首推贺艺民、宋仙月、范俊厚、??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厚,布局对称,造型新颖,变形大胆,简洁洒脱,粗犷豪放,颇具北方特点。其作品曾多次出国展出,剪纸作品“和平与友谊”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收存。
 3、绘画 夏津书画艺术,素以普及广,从事人员多而著称。人们用书画装点居室,款式夙以“中堂”、“条屏”、“条山”为主,多为纸本图轴。品种有写意、工笔;书种兼真、草、隶、篆。清末民初,书法较著名的有李士奎、李毓英、刘晓山;绘画有张筑岩、任南宫、郑化成、李荣清等。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书画普及愈广,从事业余书画者愈多。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书画事业的发展,县书法、美术两协会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书画展览和笔会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书画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全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近年,从事书画人员出版书选、画选者渐多,如刘恩常、张文明、孟昭友、王世震的书法作品选集及刘汝阳、叶兆信、任敬彬、张永利等人的美术作品选等。2004年冬县书协、美协协同出版了《夏津县书画作品选》,收入夏津籍书画界人士作品近200幅,充分展示了夏津县书画艺术水平和书画队伍的规模。
 
 (三)居住文化
 
 夏津人住房,传统上原多居于土木结构的平房,以土坯垒墙,以檩梁为架覆平顶,墙多以麦秸泥抹平,富者以石灰(白灰)抹墙。窗多为棂式木窗,冬则以窗纸(一种专用纸,如“毛边纸”)糊起,以障风寒。门为双扇实木门,不用玻璃。院落多为三合院,北屋为正堂,有东西厢房,周匝以院墙围起,角门置大门,有栅门,门楼等分别,后者为较富庶家拥有。修造格局大多按“风水”格式修建,门向多为“巽门”(东南角门)、“坤门”(西南角门)为主。建国前,瓦房院较少,村间则更少。建国后,尤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砖木结构的平房渐兴,样式为起脊瓦房,现楼房渐多,样式多为两头屋宽,中间窄带有廊厦,俗称“虎抢头式”。后渐改为起脊瓦房,现楼房渐多,结构为钢筋砖混。现居平房者多盖宽大门楼,宽约四米余,大门上开便门,以供人出入,行车时方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