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行政地图

颍东区概述

基本概况

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邮编:236058。代码:341203。区号:0558。拼音:Yingdong Qu。颍东区国土面积684.9平方公里,下设3个办事处,8个镇,1个乡,村(居)民委员会253个。二OO五年,颍东区年末总人口603000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305979人,年末耕地面积38782公顷。颍东区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河东街道、新华街道、向阳街道、口孜镇、插花镇、袁寨镇、枣庄镇、老庙镇、正午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冉庙乡。
资源概况
  颍东区地处淮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M,自然资源丰富。首先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田水利网纵横交错,机械化水平较高。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大棚蔬菜、果品等,是黄淮海外资开发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皖西北蔬菜供应基地之一。种植、养殖业发达。口孜的万亩大蒜,袁寨的千亩银杏,新华、插花等地的大棚蔬菜,杨楼的马铃薯均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畜禽品种繁多,名、优、特、新产品不少,是国家重要的瘦肉型猪、牛皮、山羊板皮和兔毛生产基地。鱼、鳖、吓等水产养殖发展较快,鲤鱼、鲢鱼、革子胡鲶、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罗虾等远近闻名。其次是水资源充沛。由于颍河、茨淮新河穿经而过,其支流密布全境,农田水网交错,地下贮水丰富,仅潜层地下水含量就达7351万立方米,且水质良好。林果资源独具优势。主要用材林有杨树、桐树、柳树等,桑树及银杏种植初具规模,盛产水蜜桃、杏、李、枣、柿、樱桃等水果,属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煤炭储存量丰富,经勘探煤炭储量达上百亿吨,年开采量达800万吨的口孜煤矿正在建设中。
交通概况
  颍东区地处阜阳市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京九铁路贯穿其中,年客流量400万人次、日最大客流量3万人次的京久铁路阜阳客运站就在颍东区内,商阜、漯阜、青阜、阜淮铁路在此与京九铁路交汇,形成“米”字型框架,并与京沪、京广、陇海三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105国道在区内延伸,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经颍东城区接入阜阳市,正在建设的阜阳-六安高速公路在我区境内占地1918亩,长约20.644Km,并设有大型出入口,合淮阜高速公路也已在2008年6月正式通车;区内有三条干线公路,往东北、东南呈放射状分布,即S305省道阜蚌公路,县道阜展路(阜阳-展沟)、阜谢路(在区内阜阳-八里段),另有几条大致南北纵向县道,基本呈网状,其中省道长31.6Km,属二级公路,县道140.15Km,其中沥青路面118.1Km,主要乡道17条长约86.856Km,村道85条,长305Km;阜阳客运东站、颍东客运站分布于城区。以颍东区面积为基数的公路网 密度为78Km/百平方公里,以人口为基数的公路网密度为9.5Km/万人。 区内河运也较发达,茨淮新河横卧东西,颍河纵贯南北,并与泉河相互交汇,穿境入淮,通江达海。 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起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线。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颍东区将大力加强农村公路的“通达”、“通畅”工程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2010年“十一五”计划实施完成后,我区晴雨通车里程将达879.2Km,干道度密度为128.4公里/100Km2,100%行政村实现晴雨通车。县道将达三级以上标准,乡道达四级以上标准,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桥涵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历史人物

程文炳
(1833-1910),字从周,谥号壮勤今,清末阜阳县(今颍东区枣庄镇)人。少有大志,爱研兵法,常以无钱读书为憾。11岁时因家无隔夜粮而辍学。14岁时经人介绍进颍州城为人帮工。17时应募入颍州府衙乡团当兵,知府才宇和见他身材魁伟,足智多谋,并给守兵200名让他带领;后被驻守颍州的袁甲三看中;收为马队选锋,后升为守备。因剿捻有功,同治二年(1863年)补为潜山游击,带2000人驻守蒙城;同治四年擢为贵州清江协副将,统15000人,仍驻守皖北;同治十二年被皇帝加封为九江总兵;光绪九年(1883年)迁湖北提督。中日战争起,奉诏驻守张家湾,迁福建提督。光绪二十六年,节度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勤王师,次年升长江水师提督。宣统二年(1910年)病死于水师提督住所,卒年77岁。 程文炳飞黄腾达后,就想到光宗耀祖。做了湖北提督,他就在城东南乡中流村(即今袁寨村)择风水宝地,修建了庄园;做了福建提督,就在颍州府鼓楼东侧(今地区建设银行)耀眼处大建宗祠。(阜阳县志470面记载)

程恩普
(1882-1943),字稚周,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第六子。20岁入安徽武备陆军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入同文书院,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孙中山见他才智超人,十分器重,委他与孙毓筠(少侯)同主安徽革命事宜。不久,派他与吕荫南等回国,组建国内革命组织。他回国后,利用父亲长江水师提督之便,在官兵中发展安仁会会员,进行革命鼓动工作,翌年回东京复命。不久,复回南京,拟发动士兵起义,事败,回家乡播种火种。回颍后,他开办益智书局,以此作为安仁会办事机构,发展一大批青年为会员,并创办商会、团练。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首义,他派人南下摸清情况后,于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公历1912年元月15日)召开安仁会会员大会,成立皖北国民军,宣布颍州独立。颍州知府长绍、阜阳县知县惊慌遁逃。辛亥革命的烈火在阜阳燃起。后,他又为讨袁用尽家产。许多老同盟会员得知他的窘状,相帮助他,他谢绝道:“牺牲乃革命党人之本分,若计较得失,与术工投机者何异?”“9.18”事变后,国难日深,恩普忧愤交加,疾病日重,于民国33年(1944年)7月25日呕血逝世,时年61岁。(阜阳县志478面记载)

吕西园
1999—1931年)别名吕文渊,插花集人,吕浩汝胞兄,毕业于安徽省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5年(1926)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参与领导了“四九”起义,起义失败,他到凤台,田家庵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民国20年,他去金家寨苏区工作,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

潘善斋
(1877—1951年)新华区潘寨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4.12政变后,被提升为三十三军教导师师长,民国16年驻阜阳,与驻防阜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秦庆霖发生摩擦,他密告秦“暗藏北洋军阀五色旗,心怀异端,强令农民种鸦片,毒害地方”。秦庆霖师被解决后,他关心地方水利建设,捐资兴建永安闸,抗日战争时期,调升为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二军副军长,参与指挥保卫阜阳的战斗。民33年,解甲归里,被任为导准委员会主任,莅任后,常冒雨监督修提,1951年病逝。

名胜古迹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宅院位于我市颍东区袁寨镇,是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所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院进落,清题建筑为两层楼房,门窗雕几何图案,变化丰富。左右回廊贯通前后院落,整个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点缀得体,错落有致,技法精湛。
程文炳宅院原有房屋100多间,解放后被收归公有后一部分被改造成粮站,一部分改办幼儿园,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现保存完好的还有50余间。根据“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2004年4月颍东区人民政府将程文炳宅院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入部分资金,将幼儿园搬迁出程宅。

堂楼
现存的北宅为传统的四合院,正房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东西两面的厢房为平房,南面是门庭,由此门经南宅直通程家大院的跑马门楼,北宅及东西厢房的花窗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完整精美,像这种具有江南风格的民居在皖西北是独有的。

中方内部结构
颍东区人民政府根据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物工作五纳入”的精神,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对程文炳宅院进行了修善和全面测绘,并于2000年4月正式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确立了控制地带,为使这一具有典型风格古建筑完好地保护下来。2005年“程文炳宅院”被正式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宅院正在修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