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行政地图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概述

区域概况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思茅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957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1万人。县政府驻娜允镇。 目前下辖:娜允镇、孟连镇和勐马镇;景信乡、富岩乡、公信乡和腊垒乡。孟县人民政府驻娜允镇。邮编:665800。代码:530827。区号:0879。拼音:Menglian Daizu Lahuzu Wazu Zizhixian。

      地理位置为东经99°39´,北纬22°23'。全镇辖9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8个村民小组,40个社区居民小组,全镇人口35600人,其中农业人口22500人,国土面积367.49平方公里。娜允镇以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招来了众多媒体的聚焦,吸引了八方游客的云集,成为云南省最具魅力的旅游小镇之一。


历史文化

      据载,孟连县境在西汉时就列入祖国的版图。唐南诏时,称“茫天连”,孟连一带的傣族称“茫蛮”。传说,后来孟连傣族聚居区发生瘟疫,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孟连在沉寂了多年后,直至700多年前,人们才重新发现了这块美丽的土地。
   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勐卯(今瑞丽)傣王去世,二子分裂争权,其中的罕罢法王子带领部分臣民大举南迁,进入阿佤山后,分三路寻找立国安身之地,经过千难万险,寻找到了一个美丽的河谷坝子,在这里建立村寨,伐木开垦,人们称这里为孟连,傣语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
 
   南迁途中,王子罕罢法的人马经过马散(今西盟县)佤族部落,受到佤族首领的热情接待,并把女儿改名叶连嫁给了王子罕罢法。婚礼上宰象剽牛后互赠象牙牛角为信物,并盟誓:“象牙不会枯,牛角不会烂,傣族和佤族永远是亲戚”。700多年来,孟连的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抵御外来势力的侵扰,为祖国镇守着门户。
   傣历651年(公元1289年),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娜允,元朝廷在此设“木连路军民府”,并派使臣前来巡行安抚,崔索贡赋。
 
   明永乐四年(公园1406年),明朝廷设孟连长官司,直隶云南都指挥使。赐土司姓刀,孟连长官司官居六品。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朝廷赐封“孟连世袭宣抚司”官居从四品。
 
   孟连宣抚司史是一部土司制度建立发展的历史,其中也记录了各族人民在近代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在刀氏土司领导下,孟连各族人民多次抗击英、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
  1949年1月,孟连获得解放。一个傣族土司家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统治达4个时期,28任,660年之久,这在中国土司史上是少见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民族文化

       来到娜允古城,首先让你感到的是它浓郁的傣族文化氛围。古老的土司建筑、宗教建筑,有严格等级划分的民居,构成了娜允古城的外貌特征,其间随处可见的历史、宗教、节日、民俗、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纺织、刺绣等场景,构成了娜允古城浓郁的傣族文化氛围。成为人们访古探幽、了解傣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好去处。娜允古城由三城两寨(上城、中城、下城、芒方岗、芒方冒)组成。
 
    上城原来是孟连土司和家奴的居住地,现存主要建筑有上城佛寺和宣抚司署。上城佛寺紧靠着金山,是土司家族的专用佛寺,佛寺建于1868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古建筑基本完好,国外的傣族到娜允古城朝拜,大都住在上城佛寺。
 
    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被称为“召贺罕”,意为金色王宫之王,在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誉。
 
   孟连宣抚司署曾在清代被焚毁,现存建筑重建于1878—1919年,占地10000多平方米,门堂为二叠小歇山飞檐斗拱大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充分体现儒家思想的物质载体,即衙门,议事厅是整个建筑群规模最大的一座,为三檐歇山顶干栏式建筑,干栏柱6排47根对称排列,其主体是傣族的干栏式,内部和后侧保留了傣族的传统形式,体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独创精神。整个土司建筑布局合理、完整。如今,它是云南18个土司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也是云南清代土司衙署的代表,作为云南唯一的一座傣、汉合璧的大型建筑群,孟连宣抚司署本身就是一部建筑史和艺术史。
 
   孟连宣抚司署于1965年被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首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此成立县民族历史博物馆,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宣抚司署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傣族历史和文化重要去处,,更是人们旅游观光重要景点。
 
   中城是当年宣抚司署的官员及家属居住的地方,现存古建筑有中城佛寺以及土司岳父和其他官员的住宅。中城佛寺建于1910年,由佛平方米,是居住在中城的傣族官员们的专用佛寺,主体建筑佛殿为抬梁式三檐歇山顶围廊建筑。外板壁上装饰有宝塔佛像、孔雀、乐舞、花卉等精美图案,砖墙上绘有壁画,中城佛寺周围分布着土司岳父家、土司代办家及其他官员的住宅,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民居不仅反映了近现代傣族民居的特点,同时还是傣族封建领主制等级森严的重要物证。
 
   中城傣族以善烹饪闻名边地,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中城有十几家农户开傣味餐馆,有的还把餐馆开到思茅城去,他们继承和繁荣了傣族饮食文化,同时,也率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下城是宣抚司署中总揽内外政务的官员——议事庭长和几位官员的住处。原有古建筑下城佛寺,于60年代毁于火灾。现下城部分农户都兼营傣族小吃和民族服装、工艺品,也是县城较富裕的傣寨。
 
   上城旁的芒方岗、芒方冒两个寨子,是宣抚司署的林业官——更洪和猎户居住的寨子,过去专为土司撵山打猎,现在两个寨子的农户大都兼营纺织傣锦和傣包,常有外地客商上门订货。
 
自然人文

      金山银山是国家珍稀药用植物——龙血树的自然保护区,南垒河从金山、银山之间穿过,两山悬崖绝壁对峙而立。崖下有大龙潭、大象潭点缀在其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流传千古。
 
    南垒河,傣语意为追夫河,在傣族的心中,它是一条女性的河、母亲的河。河上游不远处有山形似女性生殖器,世代受孟连傣族顶礼膜拜,反映了傣族观念中生殖崇拜,以及人丁兴旺的愿望。传说孟连这块宝地时常被中外土司、帝国主义垂涎,敌兵屡不得逞的原因,就是有了这条以柔克刚的女性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