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行政地图

闸北区概述

基本概况

       闸北区境位于北纬31°21′29″至31°14′44″,东经121°28′51″至121°29′33″,地处上海市中心区北部。东界河南北路、武进路、罗浮路、淞沪铁路、西宝兴路、北宝兴路、粤秀路、俞泾浦、新塘港南段、场中路、江杨南路与虹口区、宝山区为邻;西界吴淞江(苏州河)、彭越浦南段、沪太路、沪太支路、姜家桥、场中路原四号桥向北曲伸与普陀区、宝山区毗连;南界吴淞江与黄浦、静安两区相望;北界北长浜与宝山区接壤。
     区政府设在大统路480号,紧邻铁路上海站,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95公里,距十六铺客运码头3.69公里,距吴淞客运码头18.1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19.5公里。
    闸北是上海连接长三角、连接全国各地的一个陆上交通枢纽。是上海火车站、铁路北郊货运站和长途客运总站所在地。区域内有铁路、地铁、轻轨、高架和高速公路5线交汇,规划中的苏州河游艇码头和直升机停机坪建成后将是7线交汇,交通综合条件居9个中心城区之首。目前闸北日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运输服务企业近千家,可以说人流汇聚,客货运发达。

         闸北一词,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闸,就是后来所称的老闸。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闸西面三里外的金家湾(今新闸路桥附近)又建一水闸,称为新闸。嘉庆年间,因吴淞江上船来船往,贸易兴旺,在老闸和新闸周围形成了两个市集,新闸市集为吴淞江下游航运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铁铺和商肆,市面较盛,而市集附近的吴淞江北岸区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开埠以后,新闸、老闸北面也开始发展,闸北之名开始出现。1927年置区时,称“闸北区”。

自然地理

      闸北区境位于滨海堆积平原上。20世纪70年代初,在区境中山北路上海压缩机厂曾发现南北朝时期遗物,结合地貌演变过程分析,推定区境吴淞江以北所在的这片滨海堆积平原,大致是在距今1500年形成,即唐代前,不迟于6世纪初,由长江中上游带来的泥沙由西向东逐渐淤积成陆。
    滨海平原初步形成后,区境南部大致在今中山北路以南地区,复受至东注入海的古吴淞江的侵蚀改造。据地质勘察证明:吴淞江古河道下游流经今区境南部地区,并由西向北、东拓宽,流经区境南部地区的古河床沉积物埋藏于深约2.5米以下,宽度可达1.5公里左右。河床泛滥所及,达到区境西北隅邻近大场的彭浦??道地区地势较低,以吴淞口陆程水准点为准(较青岛国家水准点低1.629米),地面高程一般约在3.4米以下,中偏北部地区地势居中,地面高程一般约在3.3~3.7米间。今延长路以北至彭浦新村西南,以及邻近大场的区境西北隅则地势较高,地面高程大都在3.6~4.65米,全区呈略有平缓起伏的特征。

         区境地面下分布着距今近300万年以来陆续沉积的厚达200~280米的粘性土和砂等间互组成的松散地层,并经历过多次海水进退和古气候周期性冷暖更替的变迁。在松散地层以下埋藏着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为主的岩石,地质上称为侏罗系上统寿昌组,是距今约1.4亿年前火山活动的产物,与上海市佘山、天马山等地出露的岩石形成时代大致相同。

历史沿革

        闸北区境吴淞江(故道)以北,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前隶属昆山县,后隶属嘉定县、宝山县。吴淞江(故道)以南,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隶属华亭县,后隶属上海县。虬江是上海县和宝山县的界河,民国初筑路时被填没。

人口民族

        200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07323人,全年出生人口3204人,人口出生率4.53‰。全年死亡人口5716人,人口死亡率8.08‰。全年净增人口23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5‰。外来人口110645人,出生人口1038人,出生率9.70‰。
 全区有3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5个、6553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