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行政地图

河西区概述

基本概况

    河西区为天津市中心区之一。明末始见村落记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侵入,1895年境内东北部部份地区被辟为德国租界,1937年又遭日本侵略者的占领与掠夺与欺凌。解放前,其东北部是军阀政客、达官显贵、洋人买办的乐园;中部是各地穷苦劳动者聚居的“五万杂处”之地,多为城市贫民中的最低层;西南部是以农耕为主的分散的农家村舍。岁月沧桑,河西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深受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双重盘剥与压榨,吃够“三座大山”的辛酸苦辣的滋味,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典型地区之一。河西人民为翻身解放,反对侵略,反抗压迫,谱写了许多坚持正义、不畏强暴、同仇敌忾、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解放后,河西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新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河西这个天津传统工业基地之一,正向高新技术迈进,区街经济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格局;区内商贸业以其多种体制、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竞相发展,步入了市场经济大流通的繁荣时期;以天津市涉外中心的友谊路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地理优势,逐步增强了河西对外开放的空间和力度;全区在大范围地开展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的进程中,率先在全市完成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居民深受其惠;河西普教事业曾连续多年获得市级或全国先进称号的殊荣,首创的社区文化成为全国推广的典范,加之市属,大专院校、文艺团体。科研单位及其名人专家云集境内,构成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区。

经济概况

   河西区——天津市海河西岸的一颗明珠,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备的市场体系,强大的科技力量,良好的市政设施,美观的市容街景,广泛的内外联系,广阔的经济辐射领域,齐备的文教卫体系,发达的交通网络,构成其独特的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河西区与外区,外省,外国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广泛,深入。
 河西区是发达的工业区。区南部是天津著名的陈塘庄、土城工业区。全区有各类企业4000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20多家,34万企业员工。既有历史悠久的造纸、毛织、染料、棉纺等一批老企业,又有逐年兴起的电子、机械、冶金、电机、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企业,一批产品技术领先、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曾获国家部委和市级质量、科技大奖,有的获国际金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区街经济篷勃发展,异军突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区属企业近2000家,职工4万多人,有区街集体经济、商业服务业经济、房地产经济、校办经济、劳动服务经济、民政福利经济、居委会经济等7个经济系统。区属经济的效益和质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连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个街跻身市区15个经济效益先进街道之列,其中马场街成为“天津第一街”,该街的天马企业集团成为天津市20家“优秀企业”中唯一的区街企业,跻身全国经济10强街之一,荣获全国街道之星中的“最佳街道”称号;尖山街连年位居市区各街第二名,获得“中国街道之星”称号。校办企业年产值收入2.6亿元,利润3281万元,劳动服务、民政福利、居办经济年产值收入2.5亿元、利润1994万元。河西区的经委、校办、劳服、民政4个系统效益连续多年名列市区首位。
 河西区区属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在区属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区属商业占全区商业的主导地位,形成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名特云集、集散畅达的第三产业格局。区商委系统所属企业近1000家,有百货、粮食、饮食、煤业、土产、五金、修配、服务、糖果等10个行业公司和4家集体股份合作制公司。有4条店堂林立的商业街、8个以大中型商场为中心的商业群落、54个商贾云集的专业批发市场,近百家便民、利民餐饮、粮油、副食连锁店。商委系统年营业收入16.8亿元、利润3100万元,位居市区第二名。有汇集各地佳肴的天津风味食廊、在全市规模较大的南楼副食超市和汽车配件城、南楼百货商场。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4个,其中体院北小食品批发市场达10亿元,全区市场年交易额达22亿元。曾有20多家商业企业荣获市和国家级先进称号,10多个产品系列获市和国家级奖项,4家企业效益位居天津市同行业前列。鸿起顺饭馆被评为“全国商业信誉企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被誉为津门“三绝”之一的十八街麻花分获北京国际精品展销会和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资水道农贸摊群市场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河西区的房地产、专利技术、劳务人才、信息咨询、金融证券等要素市场初具规模。私营企业发展到720家,大维制衣、帽子王等产品在天津市和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个体有照经营者达到1.2万户。

自然地理

  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的海河西岸。河西区地貌,在天津??区境今日地貌,是在古潜山基础上,由于新生代地质构造强烈下沉作用,海洋、河流、湖泊搬运堆积作用,人为改造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区境平原地貌下面埋藏有数层河湖相粉砂、粘土与海相淤泥交互沉积层,说明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海侵与海退。现在的低平原地貌是距今4000年以来,由黄河、海河等大河搬运堆积与人为塑造的结果。
 区境为古代滨海地区,地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4米左右,低洼地区只有3米左右;地面坡度极平缓,坡降l/10000左右。主要由低平地、洼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类型所构成。
 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为咸水,土壤含盐量较高。自明朝中期以往,因水利不兴,耕地甚少,产量微薄。明万历、天启年间驻军屯田,开沟挖渠,种植水稻,农业得到开发。清初以来,水田面积继续扩大,除种稻外,蔬菜种植亦形成规模。清末德租界成立后直至天津解放前,区境随城市化进程农田不断减少。
 解放后大规模建设工业区、住宅区和各种市政公共设施,陆续征用农田,填平坑塘,区境地貌为之剧变。到1995年底,农田、坑塘已所剩无几,辖区地面道路纵横,高楼林立,呈一派繁华的城区景象。

行政区划

河西区辖13个街道: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马场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谊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东海街道、梅江街道。

历史沿革

河西区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
 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7月),第一次海河裁湾工程竣工,原在河东的挂甲寺村和杨庄子落入河西。
 日本侵略中国时期,1938年(民国27年)5月,日伪市政当局调整区划。将特一区以外,原乡区二所,乡区五所各一部,东至海河、南至津浦铁路支线、西至大围堤、北至六里台,定为第六区。
 1943年(民国32年)3月,日伪市政当局将特一区改为第十区。
 1944年(民国33年)4月,日伪市政当局将六区、十区合并,仍称第六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市政当局虽调整全市区划,但六区基本未动,区名亦未改。时辖区面积22.392平方公里。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仍沿用六区旧称。
 1952年10月区划调整。六区原辖何兴村移交五区;七区八里台一部及天津县灰堆村、下河圈村划归六区;同时将黑牛城村、纪庄子村移交天津县。另外,辖区北界略作调整,由开封道至马场道改为徐州道至马场道。调整后的区界,东至海河,南至跑马场、尖山、灰堆,西至卫津河、赤龙河,北至吴家窑、马场道、徐州道。辖区面积21.6平方公里。
 1956年1月1日,市政府将六区改称河西区。
 1958年10月1日,天津市实行新区划,将市内8个区和4个郊区裁并为6个行政区。南郊区2个镇10个乡、西郊区东部3个乡、东郊区海河西岸4个乡划入河西区。1959年10月,黄骅县新、老上古林村,包括沿海、前进、胜利、工农、建国等农业社,划归河西区。1962年2月,除黑牛城村外,原郊区部分及新、老上古林村划出。
 1966年9月,河西区更名为红旗区;至1968年1月废止,复称河西区。
 1981年2月,市政府决定将原属于南开区、西郊区的体育学院北新辟居民区划归河西区管辖。1984年11月,区界调整。西郊区津盐公路(今卫津南路)以东区域划入河西区,纪庄子北新居民区、李七庄乡6个居委会和纪庄子村。同时,坐落于南郊区界内新建成的小海地、珠江道居民区也划入区境,该段区界南移至三水道及拟建的潭江道一线。调整后辖区面积增至39.831平方公里。
 1991年10月28日,南段区界再次调整,将微山路至洞庭路一段由三水道向南扩至浯水道。辖区面积随之略增,达41.023平方公里。
 1995年底,区界东至海河,南至双林农场引水河、浯水道一线,西至卫津河、卫津南路,北至废墙子河、马场道、徐州道,辖区面积41.02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