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行政地图

桑植县概述

基本概况

桑植县总面积3465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邮编:427100。代码:430822。区号:0744。拼音:Sangzhi Xian。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总人口43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出发地。因“亚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为镶嵌在张家界的璀璨明珠。
  桑植风光旖旎,文物荟萃。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风景秀丽。距县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32万公顷原始森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达6400余种,有珙桐、水杉、华南虎、云豹、大鲵、黑棕熊等珍稀动植物,被称作亚洲物种“基因库”,是科研、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距县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誉为“亚洲第一洞”,成为国际溶洞探险基地,国际溶洞协会成员单位;澧水、金藏河风景区以原始风貌的独具特色吸引海内外游人;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芙蓉龙”恐龙化石遗址、苦竹河古镇等人文景观闻名遐迩。17个民族长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自然地理

桑植县位于东径109度41——110度46,北纬29度17——38度84。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形复杂,是湖南省自然灾害频发地之一,尤其以暴雨、冰雹、干旱三种自然灾害为主。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
  东界慈利县、石县和武陵源区,南毗永定区、永定区、永顺县,西接龙山县,北邻湖北宣恩县、鹤峰县,距省会长沙456公里,离张家界市71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北部属中山和高山地区,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属中山和丘陵岗地,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桑植县历史悠久,西汉时置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县名以县境内遍植桑树得名。

  桑植上古史籍称古西南夷地,夏、商属荆地,西周属楚地,春秋属楚巫郡慈姑县,西汉至宋,相继属武陵郡充县、天门郡县、临澧县、崇义县、慈利县等。宋仁宗年间,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设桑植宣抚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镇芭茅溪境内)。元、明、清因袭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
  清朝雍正五年(1927年)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

  194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桑植,建桑植县临时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县人民政府,隶属永顺专署,1952年撤销永顺专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4年4月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县划归大庸市管辖,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经济概况

2005年,桑植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据统计,全县生产总值为175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10万元,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53485万元,增长15.50%, 第三产业增加值85425万元,增长11.50%。三次产业构成为21:30.4 :4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20元,比上年增加395元。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为“十一五” 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行政区划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

Sangzhi Xian
430822
427100
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桑植县辖9个镇、22个乡、7个民族乡。